当我们去餐馆点牛排时,礼貌的服务员总是问我们需要几分熟。也许经常吃牛排的朋友可以清楚地表达他们的想法,但如果他们第一次去,可能会有点尴尬。本文旨在通过一种简单而流行的语言,稍微普及牛排的定义,为您在选择牛排时提供参考。
01通常牛排的熟度只有奇数只要记住一点,在中国牛排一般只有奇数熟度,一分、三分、五分、七分和全熟。
而国外使用blue rare(全生)、rare、medium rare、medium、medium well、well done(全熟)去定义牛排的熟度的。
02 不同熟度的牛排可能是这样的牛排的成熟度实际上是由牛排的中心温度决定的,中心温度越低,红色部分(不成熟)的比例就越高。1.Blue Rare(近生):只是稍微加热一下外部,保留了原肉的血红色和味道。内外口感层次分明,口感柔嫩、湿润、新鲜,保留了原肉的感觉。2.Rare(一分熟):只有表面油炸,呈灰棕色,肉的中心是宝石般的血红色,从内到外辐射到烘焙层。这种成熟的牛排味道柔嫩,肉汁鲜美,生熟层次感交叉。核心温度略高于体温,约48.9 °C(120 °F)。3.Medium Rare(三分熟):是大多数外国人最喜欢的熟度。肉的中心是血红色,逐渐过渡成砖红色和粉红色,再到外围的灰棕色。“润滑柔软的丝绸味道”(世界厨神Gordon Ramsay语言),核心温度约52.2°C(126 °F)。4.Medium(五分熟):肉的中心是粉红色的,约占25%,逐渐过渡到周围的灰褐色,口感不会太嫩,层次分明,质厚重。核心温度约为63 °C (145 °F)。5.Medium Well(七分熟):内部以灰褐色为主,夹杂少量粉色,质地厚重,有咀嚼感。核心温度约为68 °C (154 °F)。6.Well Done(全熟):全熟,内为灰褐色,外表面为焦糖色。全熟牛排要求肉质润滑多汁,挤压时可以看到牛排的质地,被称为最难煎的牛排。核心温度高于73 °C (163 °F),但超过90°C(194 °F)即使煎得太多(Overcooked)。一般来说,随着牛排越来越熟,牛排的味道会越来越硬,汁液也会越来越少。三分、五分和七分是相对较好的熟度。
03 常见的牛排类型
牛排有很多种,但我们在餐馆里最常见的可能是菲利普和西冷。对于那些不经常吃牛排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一时分不清他们的区别。让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谈谈他们在口味、饮食方法和位置上的区别:
西冷是最坚韧的,吃的时候明显可以嚼到筋。菲力是最嫩的,吃一三分熟的时候感觉就融化了。西冷是牛的外脊,味道会很硬很有嚼劲。而且因为脂肪含量比较高,冷的时候咀嚼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肉里有油。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几乎没有脂肪,味道也很好。因为肉最嫩,如果不经常吃牛排,可以从吃七分熟的菲力开始。
西冷牛排煮四到六分钟。西冷牛排也叫沙朗牛排。这部分牛排肉质鲜嫩,汁多。不要煎太久,否则水会被迫离开,吃起来会干。菲力牛排煮三到七分钟。菲力牛排,即牛里脊和嫩牛柳,肉质鲜嫩,油脂少。缺点是,如果你追求耐嚼的牛排,不要选择这种牛排。
菲力牛排选择了牛背内后部的肌肉,也是牛背上最嫩的肉。这部分运动量很少,肉质细嫩如奶油(最软嫩),油脂含量极低,没有肌腱,瘦肉多。西冷牛排选择牛背两侧的背脊,靠近腿部的运动肌,所以有点嚼劲,油花少但分布均匀。